选择梦想,收获幸福
——辽宁省教学名师史铁英事迹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的师德、师风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大连医科大学护理学科带头人之一、大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副院长、第一临床护理教研室主任、硕/博士研究生导师,美国科学院院士,史铁英同志在教学工作中博学善诱、鱼渔双授、严于治学、甘为人梯。
选择梦想,收获幸福,深挖思政内涵,厚植爱国情怀
史铁英同志1992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护理学专业,作为大医附一第一批高学历护士,她选择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从临床基层干起。工作30年,她从未离开大医附一临床护理岗位,凭借自身专业基础夯实和不懈努力,借助附属教学医院“双师型”护士的发展平台和大学和附属医院的人才扶持政策,带领大医附一护理学科飞速发展。在工作之余传道授业,将自身深厚的学科积淀和对护理学的热爱,像火种一样传递给一代又一代护理学专业的莘莘学子。
教学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递思想,作为护理学院副院长,为了更好的将护理职业道德、职业情感与社会责任感正确传递给学生们,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她牺牲自己的业余时间,认真学习和解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并巧妙地将其融入护理教育教学中,对学生思想起到潜移默化的引领作用。她曾对学生们说:“少年强则国强,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知识经济蓬勃兴起,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面对21世纪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必须加强自身学习,紧跟党的领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顺应历史潮流,争做推动改革持续发展的一颗颗牢固的螺丝钉,为实现民族振兴而努力奋斗。”
言传身教,她不但告诉学生如此行事,自己也是以身作则,所有事情亲力亲为,发挥了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此外,作为一名拥有近20年党龄的老党员,她始终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自觉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热爱教育事业和本职工作,对教师这个职业充满责任感和幸福感。一直以来,她热爱学校、关心学生、为人师表,恪守社会道德规范,时时刻刻以师德规范严于律己,教书育人、关心集体、团结集体,严谨治学。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每一次的授课,不但对于学生是一次思想火花的碰撞,对于她本人来说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
作为教研室主任,她带领大医附一临床护理教研室在护理教学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稳扎稳打、深耕细作”。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准确把握国家教育导向,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动员护理教师认真领悟、理解课程思政内涵,深挖思政元素,坚定理想信念,潜心教书育人,当好学生成长成才的贴心人、带头人和引路人。她还积极组织教研室内部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选送优秀教师参加医院和大学组织的各项教学比赛,达到“以赛促建、以赛促用、以赛促改”的目的,将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入护理教学中,真正实现护理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她的带领下,教研室教学成绩硕果累累:在大连医科大学首届“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比赛中,护理部包揽一、二等奖、优秀思政案例奖、优秀“课程思政”设计说课展示奖;在医院教学大赛护理教师分获二等奖及优秀奖;《外科护理学》获批省级一流课程、《外科护理学II》《护理管理学》《眼耳鼻喉口腔护理学》获批校级一流课程。
锐意进取,守正创新,提升教学改革水平,推动学科发展
史铁英同志锐意进取、守正创新,在国内首批提出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这一概念。带领团队构建的乳腺癌患者素质-应激交互模型,为临床护士改善乳腺癌患者积极心理水平提供了精准干预路径,此外,团队成员在国内率先运用认知行为疗法、渐进式阻力训练、呼吸放松训练等对近200名乳腺癌患者进行干预,结果发现患者积极心理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共获批省、市、中华护理学会等科研项目资助10余项,获大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发表相关SCI和核心期刊论文40余篇。制作的《乳腺癌信息手册》及“乳腺外科康复操”已被推广至“大医一院汝康平台”使近5000名患者受益。通过不断加强护理品质管理,提高护理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水平,她带领护士们不断深化护理服务内涵,以“病人为中心”,为患者提供专业性的护理照护,得到了业内的高度认可。2017年起,以品质管理活动为抓手,护理部陆续挂牌成立大连市“史铁英职工创新工作室”、辽宁省“职工创新工作室”,获得省级项目经费10万元。多次获国家卫健委品质管理大赛一等奖、“护理管理创新奖”等殊荣。同年,大医一院成为辽南地区唯一的国家卫健委“优质护理服务表现突出医院”。护理团队连续5年进入“医院‘护理学’学科领域科技影响力排名”TOP100,辽南唯一。青年护士喜获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资助,实现了护理学科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中的零的突破,同时也是辽宁省首个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作为《护理管理学》的授课教师,她力主教学改革,基于国家政策背景,秉承南丁格尔精神,不断深入学习先进教育理论。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不断更新教学模式,完善教学手段,开发临床护理实践系列课程。为了让学生们尽快适应自身角色,成长为合格的护士,她将PBL、CBL等多种教学法综合运用于临床教学实践中,并应用引入国内先进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用于护理学院本科学生的技能训练,不仅强化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灵活运用,更注重了学生的技能型培养,实现了理论与技能的完美结合。同时,丰富教学内容,融入护理人文素养培育要素,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人才为目标,采用阶梯递进式教学法,在理论、知识和技术三个层面全面融合提高护生职业胜任力,满足临床和社会的需求。史铁英同志创新性提出“3+3+2+1”护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坚持在实践教学中培养以职业胜任力为核心的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人才,为护生人文关怀能力与临床实践水平的提升奠定了扎实基础,获得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成果奖三等奖。她提出“以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为导向提高实习护生病人安全文化认识”“护理研究生教育与专科护士培训相并轨”“思政元素融入《护理管理学》课程的实践研究”,致力于提升学生们的综合能力,已成功获批多项市、校级课题。
坚守一线、率先垂范,为师生做表率
2019年12月,一场突如其来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作为一名临床管理者,她第一时间投入到学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工作中,配合医院及相关部门进行环境重置、流程再造、人员选拔和调配等工作,制定“新冠”相关职责、制度、流程等,不断更新完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相关制度》。带领科室同志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积极配合大连市、医院疫情防控工作组和各部门共同抗击疫情,落实防控工作要求。诸多不容疏漏的细节需要逐一确认,她奔赴在院感、医务、住院部、门诊部等各个部门协调工作。别人除夕是在家里吃饺子、放鞭炮,她的除夕却是在办公室凳子上对付一宿,第二天继续奋斗。自1月19日从医院接到上级通知启动疫情防控起至今,她没休息过一天,没睡过一个整觉,从没在晚上9点前回过家,常常工作到后半夜,办公室成了她第二个家。多个日日夜夜坚守在临床一线,起到了表率作用。在她的带领下,附属一院1848名护士签下了防疫志愿书,随时等候祖国和人民的召唤,在保证本院防疫工作严密部署的同时,护理部共派出7批次、241名优秀护士、奔赴武汉、锦州、大连本市定点医院支援新冠肺炎的集中救治。
危急时刻、忙碌之余,她也没有忘记大医一院是大学附属医院,同时肩负着教书育人的使命。作为教学医院的护理教研室承担本届主校、中山、外校等各层次实习人员139名,籍贯遍布全国各省各地。为了保证实习同学安全,作为教研室主任,她从大年夜开始便紧急研究方案,最终确定为了保证学生安全延缓来院实习。一条条叮嘱安全的信息代替了春节的问候发送给实习同学,传达的是比问候更暖心的关爱,安抚着因为疫情而焦虑的心,此外,她还承担主校《护理学导论》的线上授课任务,繁忙之余,她将如何使用线上授课APP、雨课堂认真研究,兢兢业业为学生讲好每一堂课。同时指导临床青年教师参加辽宁省护理学会举办的线上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勇夺一等奖!成绩的取得,充分证明在史铁英同志的带领下,附属一医院护理教师不但坚守在防疫一线,更在线上教学平台上攻坚克难,大家积极学习微课软件、线上建课、录课,一手抓防疫、一手抓教学,保证了医疗和教学秩序的稳定运行,显示了危难时刻双师型护理教师迎难而上、勇于担当的敬业精神,展示了大学附属医院大医一院“服务、创意,做什么都要好”的院风。